土壤新鞘氨醇菌
拉丁名稱(chēng):Novosphingobium soli
其它保藏中心編號(hào):=DSM 22821
來(lái)源歷史:←DSMZ
收藏時(shí)間:2016/2/22
原產(chǎn)國(guó):臺(tái)灣
資源歸類(lèi)編碼:15131139102
模式菌株:模式菌株
主要用途:分類(lèi);研究
特征特性:革蘭氏陰性,短桿狀,不形成芽胞,產(chǎn)黃色色素。 主要脂肪酸有C(18?:?1)ω7c (49.9?%)和三羥基脂肪酸,C(14?:?0) 2-OH (8.2?%), C(15?:?0) 2-OH (2.45?%) 和 C(16?:?0) 2-OH (1.05?%)。 主要的呼吸醌為輔酶Q10。多胺主要是亞精胺。 極性脂主要是極性脂質(zhì)主要是磷脂酰乙醇胺、磷脂酰甘油、磷脂酰膽堿,phosphatidyldimethylethanolamine,兩鞘糖脂,磷脂酰單甲基乙醇胺和幾個(gè)不明確的脂質(zhì)。 16S rRNA 基因:FJ425737
具體用途:以萘為唯一碳源和二苯并呋喃共代謝,分類(lèi)學(xué)研究。
生物危害程度:四類(lèi)
培養(yǎng)基編號(hào):CM0904
培養(yǎng)基名稱(chēng):(R2A)
培養(yǎng)基成分:酵母粉 0.50g,月示蛋白胨 0.50g,,酪蛋白水解物0.50g,葡萄糖 0.50g,可溶性淀粉 0.50g,丙酮酸鈉 0.30g,KH2PO4 0.30g,MgSO4×7H2O 0. 05g,瓊脂 15g。蒸餾水 1000mL。最終pH7.2,在加入瓊脂前用結(jié)晶KH2PO4或K2HPO4調(diào)pH,加入瓊脂后加熱溶解,并于121℃濕熱滅菌15min。
培養(yǎng)溫度:28℃
需氧類(lèi)型:好氧
分離基物:煉油廠(chǎng)附近的石油污染土壤
采集地:臺(tái)灣 高雄縣
保存方法:-80℃冰箱凍結(jié)法;真空冷凍干燥法
共享方式:公益性共享;資源純交易性共享;合作研究共享;資源交換性共享
提供形式:凍干物
參考文獻(xiàn):R0455:Kampfer, P., Young, C. C., Busse, H. J., Lin, S. Y., Rekha, P. D., Arun, A. B., Chen, W. M., Shen, F. T., Wu, Y. H. (2011). Novosphingobium soli sp. nov., isolated from soil.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61 ( Pt 2 ): 259-263 .